沱湖焕新颜!“水下森林”技术涵养一湖清波
作者:ahslgl 时间:2025-09-09 08:43:20 浏览量:

清晨9时许,沱湖西坝口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项目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刚到货的苦草搬运至工作船,随着船只缓缓驶向水域的西南角浅水区,这里偶有缺损的水下植物便得到及时补种,以确保“水下森林” 完整成片,为持续改善沱湖水质筑牢根基。

1.png

五河县沱湖湖滨带(西坝口段)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建成3座入湖水体前置净化库,构建起潜流湿地、推流曝气系统,同时辅以种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为避免水土流失二次污染,在沿线2.1平方公里的浅水水域开展了各种植物的栽植以恢复岸带植物群落。

据悉,栽种的沉水植物如苦草、眼子菜等主要有6种,总铺种面积达50万平方米。同时在水面上,还点缀了约 1.5 万平方米的菱角等浮叶植物,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进一步强化了生态净化功能,水下水面交相辉映,形成协同治理的生态闭环。

经过近一年的持续补种与精细管护,这片“水下森林”如同一座天然的“净水器”,不断涵养水体、吐故纳新。配合上游3座前置净化库的建设,沱湖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昔日浑浊之水如今化作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生态示范区,鱼翔浅底、水草依依的动人景象又回到沱湖西坝口。

该项目的生态治理工作成效还受到安徽日报纸媒头版关注报道。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