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核算 提效益 | 霍邱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加减法” 算明白,项目建设 “效益账” 更出彩
作者:ahslgl 时间:2025-03-11 08:29:12 浏览量:

成本核算管理是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突出环节,是提升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公司党委以“精”字为要,从“细”处落脚,在“管”上发力,提升全员成本核算意识和全流程核算管理水平,将精细化管理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不断提升项目创效能力。

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霍邱段)建设工程项目是“十四五”期间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造价约9.2亿元,建设工期30个月,建设内容包括龙窝河排涝泵站和曾台排灌站以及13个涵闸。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保障行蓄洪区内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精准化测算 优化方案提升效益

通过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研讨,项目不断优化施工过程细节把控,合理配置、使用资源,定期组织讨论会,优化施工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管理效益。在曾台排灌站拆除重建工程中,为保证施工期淮河大堤的安全度汛,曾台排灌站施工临时工程围堰需采用拉伸钢板桩围堰。通过优化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由水上施工改为土方填筑作业,并且拆除后围堰土方可以用于后期堤防及管理房的土方填筑,直接提升经济效益40%。在软基处理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经过与业主、监理及设计沟通测算后,在保证质量安全前提下,现场2.7万根桩由设备切割现改为推土机推平桩头,且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共计节约成本40.5万元。


高标准管控 挖掘成本释放潜力

该项目堤防填筑工程量420万方,堤防填筑造价占工程总造价50%。在土方翻晒施工中,通过协调沟通,改变所有土方必须在取土场内进行翻晒的方案,采用取土区原地翻晒及堤防断面内翻晒相结合的施工措施,既加快堤防施工进度,又减少了取土场内打堆及转运费用,通过测算,节约成本约2400万元。项目建设点多面广,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与当地政府及乡镇沟通联系机制,尽可能运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道路修筑工程量,优化取土运距,节约成本。


全过程竞赛 强化责任落实履约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围绕“土方、构筑物、泵站、预制块护坡”,与施工班组签订劳动竞赛目标责任书,根据每项施工内容,分区分段明确到管理人员,全覆盖所有工作面,按照竞赛期间劳动合同节点目标,对各班组进行量化考核,实行优奖劣惩。施工现场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劳动竞赛计划完成产值2.2亿元,实际完成产值2.51亿,完成竞赛产值的114%。通过成本管控措施,累计节约成本约2800.87万元。